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徐芸茜 温州报道
三天马不停蹄考察四个城市,温州2010年12月20日《华夏时报》记者见到周德文时,产业冲动他刚刚返回浙江温州。空心
作为“温州资本代言人”,化蔓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最近一直在帮温州民间资本寻找合适的延亿投资项目。
2010年楼市新政出台前,资本不少温州资金就提前套现,投资加上从煤炭、温州矿山等领域退出的产业冲动巨资,庞大的空心民间资本快速在温州“老家”聚集,同时强烈的化蔓对外投资冲动也在积聚。
“现在温州地区的延亿银行存款已经突破5800亿元了,是资本2010年以来的新高。”周德文说。投资据他估计,温州目前温州民间闲置资本已经达到8000亿元左右。
8000亿元是什么概念?相当于天津市2009年全年GDP生产总值,相当于全国央企2009年的利润总和,相当于广东省2010年全年新增信贷总额。
与如此庞大资金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温州本地实体投资的持续低迷。
统计数据显示,过去十年,温州的投资率一直徘徊在35%左右,远远低于浙江省的47%和全国的67%。2010年上半年,温州投资增速全省并列倒数第二,总量仅是杭州的25.7%、绍兴的49%。
本报记者通过连续几天的采访了解到,大量的温州中小企业逐渐外迁后,温州传统制造业正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空心化现象。
空心化蔓延
温州市瓯海区原本聚焦了大大小小上百家打火机加工企业,如今剩下的是一个个空荡的厂房。
在瓯海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一栋两层小楼前,记者看到紧闭的大门上贴着“出租出售”字样。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这里以前是一家打火机厂,但在半年前就已经停工了。
温州烟具行业协会会长、日丰打火机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发静告诉本报记者,金融危机后,温州企业外迁、民资外流不断加剧。曾占据全国产量90%以上的温州金属打火机,鼎盛时有1000多家企业,如今只剩下100家左右。而在这100家中,也只有30余家的企业老板在专心经营,“一些企业,已经把重心转移到其他行业,比如房地产、矿产以及第三产业。”
记者走访了解到,不单在瓯海区,也不仅仅是打火机行业,整个温州鞋革、灯具、塑编、纽扣、服装等行业近年来都呈现出行业的群体性迁移倾向。
百丽鞋业在安徽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建立工业园;康奈在俄罗斯投资开设了一个经贸合作区,专门接纳从温州搬迁过去的皮鞋企业,这些有实力的大企业开始纷纷在外建厂。
根据温州鞋革行业协会的统计,受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土地资源紧张的影响,2010年温州制鞋整体成本上涨了20%左右。“要么转型,走中高端路线;要么转移,把厂子迁到成本较低的地区。”温州鞋革行业协会秘书长谢榕芳对本报记者说。
也许是看到了温州大量民企的需求,中西部地区各个招商队开始纷纷向温州民企抛出橄榄枝。周德文告诉本报记者,该协会一年需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招商队伍1000多批次。
据他介绍,温州工业用地价格已经涨至200万元/亩的高位,而中西部一些城市则推出了“零地价”招商政策,令一部分温州企业家跃跃欲试。
据统计,目前温州人在外投资总额在3000亿元以上,在外创办各类企业3万多家,其中亿元产值以上就有500多家。温州人创办的商业街、商场、专卖店更是不计其数。
而温州传统制造业的大量外迁,显然对温州经济整体发展极为不利。
“温州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关键时期,产业青黄不接。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走向衰落。”周德文对此颇为担忧。
他认为,首先是温州服装、眼镜、皮鞋等传统轻工产品的产能严重过剩,企业基本处于同质化竞争。有的企业8条生产线,只有一条在运转。而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至少需要四五年。这几年,如果缺乏新兴支柱产业支撑,温州很可能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
实业难做
虽然传统制造行业是温州人发家之本,但资本逐利的特点让越来越多的温州人把资金从实业中抽离。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获得的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0月底,温州区域内银行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约为6000亿,比年初增加800.09亿。与此同时,贷款余额为5200多亿,比年初新增882亿。
大量民间资本正处在徘徊、观望、等待的状态,其投资急迫程度在12月20日温州市举行的一场资本与项目对接会的火爆程度上可见一斑。两个路演大厅里都挤满了人,就连便道上也站满了投资者,这些参会者大部分都是温州中小企业业主。
其中前来听会的民营企业老板陈先生告诉记者,他是做外贸的,对股权投资并不熟悉,但还是想来了解情况,看看有没有投资机会。
闲聊中陈先生向记者透露,现在做实业利润太低了,一年辛辛苦苦下来还不如老婆随便买的一栋房子挣得多。
温州虽然是三线城市,但如今,这里的房价却丝毫不亚于一线城市。温州大型中介天浩置业数据显示,2010年5-8月份温州市区商品住房成交均价约为2.8万元/平方米,位于全国各大城市之首。
在位于温州机场路附近的一处高档楼盘售楼处,记者看到这里的房子标价为8万/平方米,前来看房子的人还络绎不绝。售楼小姐告诉记者,一期已经全部售罄,现在卖的是二期,但也所剩无几了。
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60%的被调查企业认为,自己10%-30%的资金用于购买非厂房的不动产,原因是现在“实业不太好做”。
而最近发布的“2010温州市百强企业”中,除2家房地产公司和6家建筑公司外,其他40多家制造业企业,无一不涉足了房地产开发,包括康奈、奥康、报喜鸟等知名制造业企业。
纠结投资方向
在“老家”的实业难做,向外的投资又在2010年频频出现情况,以千亿计的温州民间资本很是纠结。
俄罗斯“灰色清关”扣押55亿元,山西煤矿被套500亿元,迪拜房地产折损25亿元,海南炒房动用50亿元……受挫的大量民间资金迫切需要找到一条新的投资渠道。
温州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坐落在温州瓯江路的海港大厦,这是国内首个“为资本找项目,为项目找资本的”民间资本服务机构。从2010年6月26日正式挂牌开始,温州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已经运营了6个月了。
据了解,该中心虽然名义上由浙江民营投资企业联合会、温州经济师协会、温州市企业家协会共同发起组建,但实际操作者是十余个温州的民企老板。他们都掌管着当地非常有实力的民营企业或财团,可用资金能达到50亿-70亿元。
中心运营以来,中心主任李坚平发现温州的民间资本完全就是蚂蚁一样的抱团经济,“事实上,温州民间资本所谓的6000亿、8000亿其实只是个说辞,但从实际来说,来无影,去无踪。它是一种朋友之间、老乡之间的宗亲经济,所以,一个电话,筹个1000万元、2000万元没问题,都不需要借条的。”
李坚平认为:“温州民间资本现在是到了非常危急的时刻,现在是沉默期,实际上还有爆发期,爆发期就很危险。”
李坚平看来,温州民间资本是金融市场里一股不稳定的力量,一定要给它建立一个平台加以合理引导。“以我几十年的金融工作经验,我可以‘断言’,引导它的惟一出路是金融。没有金融,就没有出路。”李坚平称。
据了解,他们中心目前已经有十几个项目在操作,还有200多个项目备用,涉及生物医药、电子科技、能源矿产、基础设施等各个行业,已经为好几亿的民间资本找到了投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