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光鸿
雅安日报/北纬网讯 播下希望,造血收获美好。立足
2018年,扶贫荥经县严道街道民乐村实现脱贫摘帽,开拓近两年来,增收该村在“种养结合”发展特色养殖、新路种植的造血同时,立足本村资源优势及特点,立足挖掘特色产业,扶贫构建“1+3”产业发展格局,开拓通过“短平快”模式实现可持续增收,增收提升“造血”功能,新路不仅探索出产业脱贫新路径,造血也加快了当地百姓的立足奔康步伐。
近日,扶贫记者再次来到民乐村,看到脱贫后的村民正在为致富奔康而幸福地忙碌着。
多元发展
产业兴旺有支撑
“现在,自己干活感觉浑身是劲,因为种水果比以前种庄稼收益好多了。”让民乐村村民胡兴琼倍感开心的是,家中种植的约3400平方米的脆红李即将在8月底迎来第一轮收获。
2017年,民乐村大力实施脆红李特色种植,胡兴琼想着既有政策帮扶又有后续保障,她便和其他村民们陆续开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将庄稼地换成了经果林。如今,民乐村全村脆红李种植面积共约1000000平方米,涉及该村14个村民小组,成为带领群众增收的主要产业。
“我们村的脆红李每年上市的时间,正好错开了其他李子销售的高峰期,这样能以更高的市场价销售出去。今年,全村脆红李试投产,产量虽仅有1.5万千克,但依然能让村民们尝到增收的甜头。”民乐村第一书记税犁说,等到2022年全村脆红李达到丰产期,产量将达175万千克至200万千克,脆红李让村民们感受到“守着黄土地也能赚大钱”的好处。
依托当地种植历史和土地资源优势,民乐村种植的脆红李味道可口,吸引了许多客商前来订购。为了给产业发展提供充分保障,民乐村不仅安排驻村农技员、合作企业、院校和县级农业部门,前来提供种植管理技术,还采取村资公司荥经县民泰农旅有限公司与雅安善洵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模式,为脆红李销售和种植提供渠道,给群众吃下一颗“定心丸”。
“我们村的脆红李又能卖钱又不愁销。”民乐村脱贫户黄丹说,全村62户脱贫户都跟她一样发展起脆红李,就等着今年试投产。如今,民乐村已构建起“1+3”产业链,发展脆红李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1”个方面,养猪场、养鸡场、蔬菜基地则是让村民通过“短平快”模式,实现可持续增收的“3”个部分。
“下一步,我们还将打造一个约67000平方米的脆红李示范点,并在果树下种植花卉,给游客感受‘花田李下’的氛围。”税犁说。
道路改造
村民奔康有信心
谈及今日民乐村发展势头正旺的增收产业,村民们首先想到的是全村的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其中之一便是该村升级改造的5.5千米道路。
7月14日下午1点,从荥天路(荥经县至天全县)出发前往民乐村村委会,一条5.5米宽的通村公路却有着明显的两种颜色。“左边色彩较亮的是2018年新加宽的公路,而公路没加宽前只有2.5米,车辆会车都困难。”税犁说。
尽管民乐村离县城仅3千米,但优越的区位并没能让当地群众富裕起来,特别是这条曾经只有2.5米宽的通村公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限制着该村脱贫奔康的脚步。
“现在路加宽了交通更方便了,我们的产业发展之路也越来越顺畅。”该村村民黄光鸿说,道路提升改造后,对他的养鸡场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今,养殖场每天人来人往,前来购买鸡苗和成品鸡的人络绎不绝。
“有了果蔬产业环线后,以前很难售卖的农产品现在都能卖成钱了。”村民周贤均口中的果蔬产业环线,也是5.5千米道路提升改造的一部分。其中,该路段1.3千米的果蔬产业环线于2019年12月完成,在此之前,这条环线是毛路,通过加宽和硬化后,不仅打通了全村产业环线,也提升了村民产业发展积极性。 “以前卖蔬菜,我们只能靠肩挑背扛或摩托车运输,特别是雨季时出行很不方便,销售成本、时间成本都很大,现在守在家中就能卖上好价钱。”周贤均说。
与产业更丰富、道路更畅通相对应的,是全村百姓幸福感、获得感的不断提升。 “今年,自家种植的约6700平方米的脆红李已开始试挂果了,来年一定能卖个好价钱。”对于未来,周贤均和大多数村民一样充满信心。
记者 郑雨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