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近日,达成朝阳法院针对2012年至2016年审理的涉老涉老民事案件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形成了《涉老民事案件审判白皮书》(下称《白皮书》)。民间民间据介绍,借贷借贷纠纷2016年以来,案件民间借贷纠纷出现井喷式增长,年增这一特点在涉老民事案件中表现更为突出。长近
据记者了解,倍占该院所有受理的民间借贷纠纷中,涉及老年人的案件比例高达44.6%。
“近两年来,涉老民间借贷纠纷的占比越来越大,在我所代理的民事案件中,民间借贷纠纷大约达到五成,其中,涉及老年人的民间借贷纠纷就高达二成。”12月9日,京师律师事务所危机公关部主任法学博士李国清律师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老年人参与民间借贷投资的热情和涉诉比例均高于其他年龄层次的群体,涉老民间借贷纠纷甚至已占到整体民间借贷纠纷的四成左右。
六年增长近20倍
根据《白皮书》显示,2012年至2015年,朝阳法院受理的涉老民间借贷案件分别为236件、306件、295件、660件,而2016年,这一数据骤然上升至4403件,同比增长5.7倍,占比达到当年涉老合同案件的68%,一跃成为涉老合同案件的主要类型。
记者粗略计算,6年间,涉老民间借贷案件增长了近20倍。
“总结以往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例不难发现,一方面,老年人往往积累了一定的社会财富,即闲置资金较多,在流动资产保值增值、投资理财方面有较高的需求,但投资渠道有限。另一方面,受法律意识、专业知识的限制,老年人对投资风险和法律行为的后果往往认识不足,容易轻信他人,做出对己不利的意思表示。再者,近年来,受银行贷款限制以及P2P融资平台的快速发展,在部分老年人不懂法、不知法、盲目追求高额利息的背景下,针对老年人的民间借贷纠纷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上升趋势。”李国清称。
近年来,P2P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投融资模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老年人因闲置资金较多,替代性投资渠道有限,成为该领域的重要投资人群。然而,P2P平台在为民间资本的保值增值提供新出路的同时,也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发财致富的“商机”。高回报的承诺以及送油送锅、免费旅游等营销手段,吸引了大批老年人陷入“骗局”。
李国清表示,很多老人禁不住高息、高回报和礼品的诱惑,轻信他人虚假宣传,将大额积蓄委托他人理财或出借他人,最终款项不知所踪,血本无归;通过提供免费旅游、免费体检等形式,对老人“嘘寒问暖”,大打“亲情牌”,进而骗取老人钱财;除此之外,这类骗局还有很多形式,比如,本想通过房屋抵押进行理财投资,却在他人哄骗下签署房屋买卖协议和全权委托书,导致房屋被他人贱卖,财物两空,即所谓的“以房养老”等等。
老年人的抗风险和维权能力明显弱于普通人,一旦欠款追不回,权益可能遭受重创。
为此,李国清提醒老年人,要谨慎进入新型的投资市场,不要轻易尝试,更不能怀有天上掉馅饼的心态。其次,对熟人间的相互介绍要抱有警惕之心,在借款时,一定要多与家里人商量,不要因为人情面子或高额利息,盲目地借钱给他人,要多考虑对方的还款能力,了解对方借钱的用途。同时,借款时,最好明确担保方式,并依法办理登记手续。此外,为了避免日后出现的举证难问题,交付、归还借款以及支付利息等,尽量采取银行转账汇款方式,并保留好汇款凭条。
金融监管将持续加强
提高老年人保障权益水平,不单单是老年人自身的事情。
李国清建议,房屋权属登记机关、民政部门、公证机关、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办理涉及老年人的房产和大额资金处置业务时,尽量要求老年人本人到场,明确告知业务内容、法律后果,充分提示交易风险,确保在老年人知情、自愿的情况下办理。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提高老年人法律意识、风险意识,丰富理财常识,加大金融监管、净化投融资环境、开发适合老年人投资的金融理财产品,为老年人提供安全可靠的投资渠道。
除此之外,老年人也应该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其实,在我国《合同法》规定,合同的订立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基于非法原因形成的借贷关系或受胁迫、欺诈形成的借贷关系,不予认可,受害人要及时向公安机关反映情况,要求公安机关予以查处。同时,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四倍的部分,一般不予保护,在签订借款合同时,不能被所谓的“高息”蒙蔽。另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人民法院立案后,发现民间借贷行为本身涉嫌非法集资犯罪等,应及时将案件材料移送公安或检察机关。
“人民法院在审理民间借贷纠纷,尤其是涉及老人民间借贷纠纷时,对借款合同效力、举证责任分配等,有着更加严格的审慎注意义务。”李国清称。
据记者了解,随着打击力度的加大、金融监管的加强,涉老民间借贷案件已经出现了下降趋势。
根据《白皮书》显示,2017年全年的数据虽然尚未公布,但前11个月共受理的涉老民间借贷案件已经降至1267件,不及2016年4403件的一半。
责任编辑:李明徽;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