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娱乐 >百余家城商行加剧分化,首尾两家资产规模差百倍 正文

百余家城商行加剧分化,首尾两家资产规模差百倍

来源:无毒不丈夫网   作者:休闲   时间:2025-01-24 14:39:06

作为银行业第三梯队,百余倍与城市及地域经济关联密切的家城加剧庞大的城商行群体向来是银行业中不可忽视的存在。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更提出要将中小金融机构由数量扩张转到质的商行首尾有效提升上来,并明确其要“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的分化部署。截至2023年末,资产国内城商行数量超过百余家,规模资产份额占国内银行业十分之一强。差百

在监管趋严和经济下行等多因素“纷扰”的百余倍环境下,城商行发展现状如何?家城加剧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以数据披露较为完整的103家城商行为样本进行深度研究发现,较之过去10年的商行首尾高速增长,城商行总资产和负债规模增速出现放缓迹象。分化与此同时,资产在营业收入、规模净利润和净息差等多项指标上,差百经营范围集中于长三角区域的百余倍多家城商行排名靠前,成为这一群体中的“优等生”。

行业性缩表,12家资产破万亿

在经济下行周期,部分银行可能主动选择对资产负债规模增速进行收缩(简称“缩表”),目的在于透过控制规模,实现更加熨帖自身实际情况的高质量发展。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调研发现,2023年,城商行群体资产及负债规模出现“缩表”迹象。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依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系列数据测算得知,2023年,城商行资产及负债规模分别同比增长约10%。两项增速均低于银行业同期增速(约11%);纵向来看,2023年城商行资产和负债规模增速亦较2022年对应值有所降低,但仍高于2019年-2021年水平。相比之下,2023年,大型商业银行资产及负债规模增速(13.5%)则明显高于行业水平。


但“缩表”并不是所有城商行的一致选择。2023年,资产规模超万亿的城商行数量由上年的10家增至12家。

北京银行、江苏银行和上海银行资产规模更突破3万亿元,位列城商行群体前三。而成都银行和长沙银行也首次迈入万亿俱乐部行列。但资产规模最小者宁波东海银行,仅有139亿元。城商行梯队首尾两家资产规模相差近100倍。

包括成都银行、宁波银行、江苏银行和徽商银行在内的4家城商行资产增速超14%,高于同期银行业资产平均增速(11.1%)。换言之,在城商行整体规模呈现“缩表”态势之时,部分成员亦在进行幅度不小的“扩表”。

“缩表”与“扩表”并行的局面昭示出特定时期的行业发展现状。一位银行界资深人士对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表示,经济上行周期内,资产规模扩张几乎是各银行的统一动作。而如今下行周期内,各银行出于审慎经营的考虑会根据自身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一些财务状况较好且风控水平又高的银行,极有可能保持稳定的扩张步骤。反之,一些情况不乐观的银行则可能出于生存需求,采取相对低调的休克疗法。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同期调研得知,2024年4月,赴港上市8年之久的锦州银行正式退市,是第一家退市的内地银行。辽宁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收购该行99.93%锦州银行H股。已披露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锦州银行经营收入和净利润出现较大降幅,期末不良贷款率升至近3%的水平。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认为,锦州银行退市一事在映射行业逼仄生存现状的同时,亦意味着微利时代背景下银行业将面临更加残酷的竞争格局。未来,伴随着监管环境日趋收紧,部分经营不善的中小银行面临重组。如何在经营扩张与风险防控中找准最佳击球点考验从业者水平。

多项指标领先,长三角频现“优等生”

从外因角度观察,城商行的命运似与地域经济及产业链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

以不同城市群地域为界,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对已披露信息的百余家城商行相关指标进行排序发现,长三角一带的城商行在总资产、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等多个指标上表现优异。

在总资产排名前15的城商行中,位于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商行有5家,分别为江苏银行、上海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和杭州银行,其资产总额占据前15家城商行资产总额的近半壁江山,碾压西南、中部、京津冀和大湾区等区域。  


在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指标上,同样以前15名城商行为计算基数,位于长三角区域的城商行于相应值上的占比分别为54% 和63%,与其他4个区域形成鲜明对比。两项指标排序上,江苏银行、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均位列前三,在一众城商行中表现突出。


而这些城商行良好的经营业绩并不是以盲目扩张作为代价。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以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覆盖率等两项衡量风控审慎度的指标进行观测得知,在不良贷款率水准排名前15的城商行中,位于长三角一带的城商行有8家,且排名在一众银行中靠前,不良贷款率均低于1%;在拨备覆盖率的排序上,长三角区域城商行亦呈现出“手里有粮,心中不慌”的从容之势。包括嘉兴银行、杭州银行、苏州银行、宁波银行和湖州银行在内的5家城商行拨备覆盖率均超500%。作为经营缓冲垫,较高的拨备覆盖率亦被业内视作进取扩张的“家底”。


针对上述对比结果,一位银行界资深人士认为,长三角一带城商行良好的经营业绩与地域经济及产业链条的分布不无关系。以江浙沪为代表的长三角城市群GDP向来表现优秀,意味着其经济活动丰富。与此同时,江浙一带中小微企业众多,对应至银行业务体系,普惠及消费金融需求旺盛。从定价角度而言,该两项业务的收益率具备一定优势,可以总体拉高银行净息差水平,从而对营收及净利形成正面支撑。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以净息差为指标进行排序得出的结论亦可佐证上述观点。排序结果显示,此项指标排名前15的城商行中,位于长三角一带的城商行占4家。其中,排名第一的是以“服务小微企业、践行普惠”为战略的浙商泰隆商业银行,净息差水平高达3.7%;江苏长江商业银行和有着“小微之王”之称的台州银行则分别为2.91%和2.89%。它们的净息差远高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银行业同期均值(1.69%)和普华永道测算的2023年上市城农商行均值(1.77%)。


除长三角外,其他区域城商行表现如何?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继续透过各项排序发现,在总资产及归母净利润排名项上,位于京津冀地区的银行排名仅次于长三角地区;而营收排序上,中部地区城商行仅次于长三角,高于其他区域。对应至具体银行,江苏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 成都银行、遂宁银行、长沙银行、徽商银行、中原银行和北京银行是促成区域项下相关排序的活跃因子。



三家城商行ROE领先同业,成都银行赚钱能力突出

在各城商行中,哪家赚钱能力最为突出?

南方周末新金融中心以净资产收益率(ROE)为考察项,对可比项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在已披露数据的百余家城商行中,2023年,包括遂宁银行、成都银行和浙江泰隆商业银行ROE均超18%。虑及ROE与资本市场更为紧密的关联度,将可比项置换为A股上市城商行后发现,成都银行ROE值在17家上市城商行中位居榜首。


将时间轴拉长进行观察亦可得出类似结论:即2020年-2023年,成都银行ROE值均显著高于行业均值。另根据该行在年报中“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8.78%,连续四年位列上市银行最佳”的自述,综合前述两项判断,在赚钱能力方面,成都银行近年的经营模式的确存在借鉴意义。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拆解成都银行年报数据发现,2023年,该行营收增量中,利息净收入和非息收入中的投资收益部分贡献较大。而通常意义上,利息净收入和手续费佣金收入及投资收益为主的非息收入是银行主要营收及利润来源。

依照上述线索,2023年,成都银行净息差为1.81%,较上年下降,但优于1.69%的行业均值。在行业净息差收窄的大趋势下,成都银行亦难以幸免,但其透过优化资产负债成本收益等方式,使得相应指标高于同业水准。

成都银行投资收益亦取得了超过20%的增幅。这反映该行擅于捕捉金融市场投资机会,弥补手续费收入减少造成的非息收入损失。

而在经营策略方面,近年来成都银行存贷款规模快速扩张。2023年存贷款规模分别较上年增长约20%和30%,远高于银行业11%的均值水平。与此同时,该行亦保持着较优水平的不良贷款率(0.68%)和较高拨备覆盖率(504%)。在风控与扩张之间,成都银行似实现了合理平衡。

区位优势带来的优势亦不容忽视。成都银行在年报中提及,区域环境带来的优势,使其拥有丰富的客户资源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年报数据显示,该行在成都当地的营收占总营收八成以上。此外,该行实施的大零售战略使得该项业务贡献稳步提升。

综上所述,“风控到位+规模效应+零售战略转型”是成都银行的赚钱路径。外因方面,成都身为成渝级核心城市的区位优势亦为其发展提供诸多助力。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认为,在国内银行业竞争愈发激烈之际,中小银行高质量发展面临着经济不确定性、金融市场波动、监管政策调整和数字化转型压力等多重压力。城商行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善:首先明确服务当地的战略布局,形成差异化的竞争格局;其次,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扩大非息收入占比;三是深耕普惠金融领域,通过加强与实体经济紧密合作,支持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第四,关注自身发展质量,加强数字风控的体系建设。并同时优化产品和服务,提高金融科技应用水平。

标签:

责任编辑: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