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含龙
朱含龙,朱含男,龙创1974年7月生,富不富南谯区峰源鸡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忘本2018年,情系朱含龙来到南谯区大柳镇扎根创业,乡亲种植特色农产品芡实,朱含自己致富的龙创同时,不忘带动周边村民种植芡实,富不富面对“拜师学艺”的忘本村民,他毫无保留地分享技术和经验,情系帮助近100名村民“家门口”就业;成立南谯区峰源鸡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乡亲教授30余名村民种植与管理,朱含免费发放芡实苗,龙创跟踪进行技术指导,并统一收购、富不富集中销售芡实,带动村民年收入增加3万余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增加5万元。他还自掏腰包4万余元,修路、修渠道、帮助孤寡老人接通自来水,受益村民100余人。
敢为人先 发展壮大芡实产业
今年49岁的朱含龙以前外出打过工,也做过一段时间贸易,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芡实种植,从此迷上了这个号称“水中人参”的东西。因芡实喜温暖水湿不耐寒,对生长环境有着严格要求,2018年新年刚过朱含龙就开始忙碌起来,他走访调研多个乡镇,最终于2018年8月决定在华严庵村黄峰组安根扎营,先后流转800多亩闲散农用地用来发展芡实产业。
初到华严庵村的朱含龙,一切都需要从零开始,最开始从银行贷款了30万元,由于资金有限,他就把一分钱分成两半儿花,每次育苗移苗工作,他都舍不得花人工费,自己带着儿子没日没夜的干,为了方便研究种植技术,他吃住都在村里。
在创业中期,由于投入大,资金链断裂,让朱含龙一家倍感艰难,关键时刻他的妻子给予他精神上强大的支持,又发动自己的兄弟姐妹4人借了近50万元,资金补足让他在创业的路上披荆斩棘、一往无前。功夫不负有心人,2020年朱含龙的芡实丰收大卖。
心系乡情 致富不忘好乡亲
产品的热销让朱含龙收获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富了脑袋、鼓了腰包的同时,他还壮大产业规模,建起芡实加工车间和冷库,形成了种植、加工、外销于一体的芡实产业化链条。朱含龙发展产业致富的同时,不忘带动周边村民种植芡实,面对“拜师学艺”的农民,他总是毫无保留地分享技术和经验。他常把“一人富了不算富,众人算了才是富”“有钱要大家一起赚”挂在嘴边。他吸纳周边村民组100余剩余劳动力在家门口打工,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村民们都很感激朱含龙为他们提供的就业机会,坦言道:“这样按天计费,一天100块钱,下班结账,一年两个多月的采摘期也能赚六七千快钱,这样的工作,既不耽误照顾家庭,也不耽误农活,还能带来经济收入,真是太好了!”
截止目前,已有30余户农户跟随他种植芡实。他免费发放芡实苗,全程跟踪进行技术指导,再对成熟后达到标准的鸡头果进行回购,集中销售。他向农户承诺道:“你们不要担心销售的问题,我有冷库、有渠道,保证不会让鸡头果砸在你们手里,你们种多少,我负责收多少!”。现在村民种植芡实的劲头更大了,小小鸡头果产业增加了村民的劳动技能,更带动了一方经济发展。同时他们一家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明星”。
5年来,朱含龙的芡实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艰难发展历程,如今,他的芡实已经成为享誉滁州地区的畅销农产品,这离不开朱含龙的勤劳耕耘和辛勤培育。
以身作则 践行文明新风
朱含龙主动向村里要求,要为困难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每逢中秋、春节等节日,朱含龙都会到村里的困难户家中,送去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以及慰问金,解决困难户的燃眉之急,累计捐款捐物达5万元。
2021年,受天气干旱影响,朱含龙所在的村民组自来水水源不足,为了帮助村民解决生产和生活用水,朱含龙自掏腰包修路、修渠道、帮助孤寡老人接通自来水,累计花费4万余元,造福乡邻,受益村民100余人。除此之外,他还出资帮助居住在偏僻村庄的村民接通自来水,切实缓解了村民用水之难。
在村里创业的这几年,朱含龙就把华严庵村当成自己的第二家乡,常年居住在此,每天都在村里转,平日里遇到村民三轮车、摩托车故障,凭借着自己年轻时在汽修厂打工的经验,他都上前义务维修,还热心告知乡亲们以后再遇到问题可以找他。
朱含龙说:“这么多年,没有为乡亲们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没有做出什么惊人的业绩,做的都是些平常的事...”但正是这些这些平凡的小事,却解决了老百姓身边一件件急切的大事,村民的点赞就是他最好的奖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