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马维辉 北京报道
10月13日,李清受邀参观即将竣工的态环条件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登上了528米的境部今冬109层顶层,本来想拍几张照片发朋友圈的大气,可惜雾霾弥漫,扩散照片效果不佳,偏差让他非常遗憾。雾霾为何污染
根据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分析,从10月12日夜间起,大气污染物就在京津冀地区开始累积,邢台、唐山等地的PM2.5浓度先后达到重度污染。到了14日下午,北京市的PM2.5浓度也达到重度污染水平。
前一段时间都是蓝天白云的,为什么空气突然变差了?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会商认为,夜间风速低、相对湿度高,是本次污染过程的主要气象原因。同时,北京市本地的机动车排放和区域传输过来的二氧化硫发生二次转化,则是推高北京市PM2.5浓度的重要原因。
“唐山钢铁行业产能巨大,沧州工业企业较为密集,天津冶金、石化、建材等产业聚集,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大,在污染物排放量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今年秋冬季京津冀区域污染攻坚形势依然严峻。”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而在9月29日举行的生态环境部9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则表示,今年冬季,京津冀及周边和汾渭平原大气污染扩散条件较去年冬季偏差,长三角则接近去年同期。
“秋冬季以来相对较重的一次污染过程”
今年9月,蓝天白云的美照曾经刷爆京津冀市民的朋友圈。“河北9月空气质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天津9月空气质量达历史单月最好水平、北京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创历史最好水平”等新闻更是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过去,每年“十一”国庆节前后,京津冀区域都会出现污染过程。但今年国庆期间京津冀的空气质量却是近年来最好的一次,北京市除了10月5日出现轻度污染外,其它天数都是优良天。直到10月13日,京津冀区域才出现了进入秋冬季以来相对较重的一次污染过程。
据河北省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及发布系统的数据显示,10月14日早晨8点,河北廊坊、定州等地达到了重度污染级别,邢台、沧州等地轻度污染,省会石家庄的小时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190,也迈入中度污染的范围。到了下午13时,北京、石家庄已经出现重度空气污染,小时AQI都超过了200,首要污染物为PM2.5。
进入14日夜间,空气污染情况进一步加重。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实时监测显示,当晚21时,北京市的空气质量指数已经达到218,处于5级重度污染级别,部分监测站点的数值甚至超过260。
而在PM2.5方面,截止14日晚20时,京津冀区域内PM2.5日均浓度最高值出现在唐山(13日,106微克/立方米),小时浓度最高值则出现在保定(14日1时,164微克/立方米)。
不利气象条件提供“温床”
像往常一样,气象变化仍是此次重污染过程的主要原因之一。
风速低、湿度大,是最容易形成雾霾的气象条件。而根据区域风速分布图和相对湿度图,10月12日夜间,京津冀区域内的平均风速小于2m/s,北京、石家庄、唐山等城市相对湿度大于70%。13日白天虽然有所缓解,但到了晚上,区域平均风速又整体降至2m/s以下,北部地区的相对湿度则升高到80%。
“这种高湿、静稳的不利气象条件,为大气污染物的累积和二次转化提供了‘温床’,持续推高PM2.5浓度。”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从颗粒物组分来看,硝酸盐仍是北京市PM2.5的主要组分,说明机动车和工业排放的氮氧化物快速转化成硝酸盐是推高北京PM2.5浓度的重要原因。
此外,13日下午的雷达图显示,北京市二氧化硫和PM2.5的特征非常明显,考虑到北京地区燃煤污染已得到了有效控制,专家分析,区域传输二氧化硫和气态污染物的二次转化是本次北京市PM2.5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说到底,京津冀区域的重污染天气还是与产业结构偏“重”有关。根据2017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排放清单研究的结果,京津冀区域内,唐山、沧州、天津等城市的污染物排放量是最高的,其中唐山主要是钢铁行业产能巨大,各项污染物排放量较高;沧州则是工业企业较为密集,由燃煤导致二氧化硫排放量高;天津是机动车保有量大,冶金、石化、建材等产业聚集,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量大;北京则是机动车保有量大,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量也较大。
“大气污染扩散条件较去年冬季偏差”
据了解,本次污染过程持续时间不会太长,到了10月16日午后,京津冀区域自北向南空气质量将逐步改善。
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会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省级监测中心结果显示,16日午后,受北部冷高压影响,扩散条件自北向南逐步改善,区域大部分地区空气质量好转,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
17-18日,北京上空的冷空气将会持续,地面高压,预计空气质量将为2级良。
不过,到了19日至21日,京津冀区域中部的大气扩散条件将再度转差。预计未来十天,京津冀区域大部将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局地可能出现中度污染,个别城市可能出现短时重度污染。
而据刘友宾透露,近期,国家气候中心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对我国重点区域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进行了联合会商,结果显示,今年秋季,京津冀及周边和汾渭平原气温偏高、降水偏多,大气污染扩散条件偏好,接近去年同期。但长三角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大气污染扩散条件较去年同期偏差。
“2018年冬季,京津冀及周边和汾渭平原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冬季风强度弱,不利于冷空气扩散南下,大气污染扩散条件较去年冬季偏差;长三角降水可能偏多,大气污染扩散条件接近去年同期。”他说。
不过,刘友宾也表示,与3-7天的短期预测相比,中长期趋势预测的不确定性较大。目前,国家气候中心还在会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单位,结合近期相关数据资料开展进一步的分析。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李清为化名)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